谱领新闻

喜报 | 祝贺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在线客户谱领客户的HIV临床代谢论文(IF=9.1)

发布日期:2019.11.26

 艾滋病毒(HIV)储存库的存在是根除艾滋病的主要障碍。探索影响HIV储存库大小的因素以及其持续存在的机制一直是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临床课题组,通过对127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研究发现,治疗前感染者血浆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IDO)活性高低可以预测患者治疗后HIV储存库的大小,活性越高,HIV储存库越大,且在抗病毒治疗后活性较高患者体内的HIV储存库依然较高。目前,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传染病学权威杂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该SCI杂志影响因子9.1172017年)。

代谢组学-脂质-代谢流

 卢洪洲教授介绍,目前,抗病毒治疗已能明显延长HIV感染者的寿命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HIV感染者仍然需要终身服药。一旦停药,患者体内的HIV将会反弹。这是因为HIV感染人体以后,病毒整合至人体基因组,在静息的细胞里形成HIV储存库,储存库越大的患者,停药后病毒反弹越快。目前的治疗手段无法根除HIV储存库。抗病毒治疗虽然可以慢慢缩小HIV储存库,但是理论上需要坚持服药70年才能完全清除HIV储存库。因此,探索影响HIV储存库大小的因素以及其持续存在的机制一直是国际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IDO是一种将色氨酸代谢成具很强免疫抑制作用的犬尿氨酸(Kynurenine)的免疫调节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许多疾病可能正是利用该酶创造了适宜疾病发展的免疫微环境。研究人员发现,HIV感染者的双加氧酶活性比健康人明显升高,且在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后仍然无法下降到健康人的水平,该酶可能参与了HIV储存库的维持。如果能证实该酶(IDO)与HIV储存库的维持之间确有因果关系,并在HIV维持储存库的大小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针对这个酶的药物将可能减小病毒储存库。 

 卢洪洲教授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就其机制展开研究,并寻求可能的进一步临床研究。这有可能是HIV免疫治疗的新靶标。去年底已有个例研究显示PD-1抑制剂显著降低HIV存储库大小。目前在肿瘤领域,IDO抑制剂与PD-1联合治疗是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之一,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我们希望HIV患者也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上海谱领生物为此项目的完成提供了精准的色氨酸代谢途径定量技术。近年来,该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引领业界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技术,不断开发完善覆盖面更宽的功能代谢组学技术,助力医学原创性研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cid/ciy676

代谢组学-脂质-代谢流



  


微信公众号或添加客服号